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祛暑之剂

【简介】汤头歌诀白话解 十二、祛暑之剂 祛暑之剂,即祛暑剂。是能祛除暑邪,治疗暑病的方剂。暑病是夏季感受暑邪而致。因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且暑气通于心,故临床常见发热口渴,汗出心烦,倦怠少气等症。又暑多夹湿,而见吐泻、小便不利等夹湿症状。夏月贪凉露
汤头歌诀白话解

十二、祛暑之剂
 祛暑之剂,即祛暑剂。是能祛除暑邪,治疗暑病的方剂。暑病是夏季感受暑邪而致。因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且暑气通于心,故临床常见发热口渴,汗出心烦,倦怠少气等症。又暑多夹湿,而见吐泻、小便不利等夹湿症状。夏月贪凉露卧,不避风寒,又易兼见恶寒无汗等表寒证。故祛暑之剂又有祛暑清热、清暑益气、祛暑利湿、祛暑解表之分,临床使用时,当辨证选用。
1.三物香薷①饮散暑和脾。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三物香薷豆朴先 若云热盛加黄连
或加芩草名五物 利湿祛暑木瓜宣
再加参芪与陈术 兼治内伤十味全
二香合入香苏饮 仍有藿薷香葛传
【注释】 ①三物香薷:本方由三味药组成,香薷为君药,故名“三物香薷饮”。
【组成】 香薷一斤 白扁豆姜制厚朴各半斤
【用法】 上三药共研粗末,每次服三钱,用水和酒煎,冷服。
【功用】 祛暑解表,化湿和脾。
【主治】 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身倦,腹痛吐泻,胸闷,舌苔白腻,脉浮等。
【方析】 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为本方的主证。内伤于湿为本方的兼证。头痛为次要症状。故方中以辛温芳香的香薷为君药,既能发汗解表散寒,又能祛暑化湿和中,是夏月解表之要药。厚朴辛苦温,行气除满,内化湿滞,为臣药。白扁豆补脾化湿,且能消暑,为佐药。用酒少许同煎,意在增强散寒之力。三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湿和脾之功。
【附方】 (1)黄连香薷饮(《医方集解》)本方系三物香薷饮去扁豆,加黄连而成。
用法:水煎冷服。
功用:祛暑清热。
主治: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大便下鲜血等。
(2)五物香薷饮(《医方集解》) 本方系二物香薷饮加茯苓、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和中。
主治:伤暑泄泻,小便不利等。
(3)六味香薷饮(《医方集解》) 本方系五味香薷饮加木瓜。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利湿。
主治:中暑湿盛者。
(4)十味香薷饮(《百一选方》) 本方系六味香薷饮加人参、黄芪、陈皮、白术。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解表,补脾除湿。
主治:暑湿内伤。症见头重吐利,身体疲倦,神志昏沉等。(5)二香散(《医方集解》) 本方系三物香薷饮合“香苏饮”(由香附、紫苏叶、陈皮、甘草四味药组成),再加木瓜、苍术而成。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解表,理气除湿。
主治: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身热恶寒,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等。
(6)藿薷汤(《医方集解》) 本方系三物香薷饮合藿香正气散。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解表,理气和中。
主治:伏暑吐泻。
(7)香薷葛根汤(《医方集解》) 本方系三物香薷饮加葛根而成。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舒筋。
主治:暑月伤风见项背拘急及伤暑泄泻。
2.清暑益气汤(李杲) 补肺生津,燥湿清热。
(《脾胃论》)
【歌诀】
清暑益气参草芪 当归麦味青陈皮
曲柏葛根苍白术 升麻泽泻姜枣随
【组成】 黄芪 苍术 升麻各一钱 人参 泽泻 陈皮炒神曲 白术各五分 炙甘草 当归身 麦冬各三分青皮二分半 五味子九粒 黄柏 葛根各二分
【用法】 上15味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温服。
【功用】 清暑益气,祛湿健脾。
【主治】 暑湿伤人,气津两伤。症见身热心烦,自汗口渴,四肢困倦,不思饮食,精神减少,胸满气促,身重,肢体疼痛,小便赤涩,大便溏黄,脉虚等。
【方析】 夏月伤暑为本方的主证。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故气津两伤及夹湿困脾均为本方的兼证。胸满为次要症状。因此,方中用升麻清解暑热,且升清气;苍术芳香燥烈,燥湿健脾,为君药。葛根助君清热解暑,且又生津止渴;黄柏清热燥湿,尤善清下焦膀胱湿热;泽泻渗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共为臣药。黄芪、人参益气而固表,补被暑热所伤之气;麦冬清热养阴;五味子保肺生津敛汗;当归养血和阴;白术补气健脾;青皮、陈皮、炒神曲理气化滞消食,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煎加生姜、大枣意在调补脾胃,以助脾运,亦为佐药之用。诸药相配,合成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祛湿健脾的方剂。
按:本方除湿健脾之功较强,更适用于脾胃元气本虚,又感受暑湿者。若汗少,黄芪减五分。
3.缩脾①饮温脾消暑。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缩脾饮用清暑气 砂仁草果乌梅暨
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泻烦渴温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 暑为阴证此所谓
大顺杏仁姜桂甘 散寒燥湿斯为贵
【注释】 ①缩脾:本方以缩砂仁为君,有温脾消暑之功,故名“缩脾饮”。
【组成】 缩砂仁 草果煨 乌梅 炙甘草各四两 葛根白扁豆各二两
【用法】 上6药共研粗末,每次用四钱,水煎冷服。
【功用】 温脾消暑,除烦止渴。
【主治】 感受暑湿,湿伤脾胃。症见呕吐泄泻,烦躁口渴,以及暑月酒食所伤等。
【方析】 感受暑湿,暑热内伏,湿困脾胃为本方的主证。方中砂仁辛温芳香,醒脾和胃,理气化湿,为君药。白扁豆专清暑化湿;草果温脾燥湿,使湿去暑消;葛根即可解散暑热,又可鼓舞胃气上升而生津止渴,共为臣药。乌梅除热生津止渴;炙甘草健脾和中,以助脾运化,且又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暑热,除烦渴,温脾止泻之功。
按:暑病有阳暑、阴暑之分。阴暑为夏月过于吹风纳凉,饮冷无度所致,由于静而得病,故名阴暑。且暑多夹湿,易伤脾胃,耗气伤津,而脾喜燥恶湿,所以古人治被暑邪寒湿所致的阴暑证多用温药,本方就是一个例子。歌中云:“古人治暑多用温,暑为阴证此所谓。”就是此意。
【附方】 大顺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干姜 肉桂杏仁去皮尖各四斤甘草三十斤
用法:先将甘草用白砂炒至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肉桂,一起捣罗为散,每次用二钱,水煎去滓,温服。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