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本草纲目》草部七(5)

【简介】紫葳 (《本经》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凌霄(苏恭)、陵苕(《别录》)、陵时(郭璞)、女葳(甄权)、茇华(《别录》)、武威(《吴普》)、瞿陵(《吴普》)、鬼目 时珍曰∶俗谓赤艳曰紫葳葳,

紫葳

(《本经》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凌霄(苏恭)、陵苕(《别录》)、陵时(郭璞)、女葳(甄权)、茇华(《别录》)、武威(《吴普》)、瞿陵(《吴普》)、鬼目
时珍曰∶俗谓赤艳曰紫葳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
【正误】弘景曰∶是瞿麦根,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太行山北,得紫葳华。 必当奇异,今瞿麦处处有之,不应乃在太行山。
恭曰∶紫葳、瞿麦皆《本经》药,体性既乖,生处亦不相关。《尔雅》云∶苕,一名陵 苕。 郭璞注云∶一名陵时。又名凌霄,此为真也。
颂曰∶孔颖达《诗疏》亦云∶苕,一名陵时。今本草无陵时之名,惟鼠尾草有之。岂所传不同,抑陶、苏之误耶?
时珍曰∶按吴氏《本草》∶紫葳,一名瞿陵。陶弘景误作瞿麦字尔。鼠尾止名陵翘,无陵时,苏颂亦误矣。并正之。
【集解】《别录》曰∶紫葳生西海川谷及山阳。
恭曰∶此凌霄花也。连茎叶用。《诗》云∶有苕之华,云其黄矣。《尔雅》云∶陵苕∶黄华, ,白华茇。山中亦有白花者。
颂曰∶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园圃亦或栽之。初作蔓生,依大木,久延至巅。 其花黄赤,夏中乃盛。今医家多采花干之,入女科药用。
时珍曰∶凌霄野生,蔓才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春初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荚,长三寸许,其子轻薄如榆仁、马兜铃仁。其根长亦如兜铃根状,秋后采之,阴干。
花(根同)
【气味】酸,微寒,无毒。普曰∶神农、雷公、岐伯∶辛;扁鹊∶苦、咸;黄帝∶甘,无毒。
权曰∶畏卤碱。
时珍曰∶花不可近鼻闻,伤脑。花上露入目,令人昏蒙。
【主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本经》)。产后奔血不定,淋沥,主热风风痫,大小便不利,肠中结实(甄权)。酒渣热毒风刺风,妇人血膈游风,崩 中带下(大明)。
茎叶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痿 ,益气(《别录》)。热风身痒,游风风疹,瘀血带下。花及根功同(大明)。 治喉痹热
【发明】时珍曰∶凌霄花及根,甘酸而寒,茎叶带苦,手足厥阴经药也。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
【附方】旧一,新十三。
妇人血崩∶凌霄花为末。每酒服二钱,后服四物汤。(《丹溪纂要》)
粪后下血∶凌霄花浸酒频饮之。(《普济方》)
消渴饮水∶凌霄花一两,捣碎,水一盏半,煎一盏,分二服。(《圣济录》)
日内,小儿无故口青不饮乳∶用凌霄花、大蓝叶、芒硝、大黄等分,为末,以羊髓和丸梧子大。每研一丸,以乳送下,便可吃乳。热者可服,寒者勿服。昔有人休官后云游湖湘,修合此方,救危甚多。(《普济方》)
久近风痫∶凌霄花或根叶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服毕,解发不住手梳,口噙冷水,温则通身风痒∶凌霄花为末,酒服一钱。(《医学正传》)
大风疠疾∶《洁古家珍》∶用凌霄花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下。先以药汤浴过,服此出臭汗为效。《儒门事亲》∶加蝉蜕。五品各九个,作一服。
鼻上酒渣∶王 《百一选方》∶用凌霄花、山栀子等分,为末。每茶服二数日除根。临川曾子仁用之有效。《杨氏家藏方》∶用凌霄花半两,硫黄一两,胡桃四个,腻粉一钱,研膏,生绢包揩。
发歇不定,田野名悲羊疮∶用凌霄花并叶煎汤,日日洗之。(杨仁斋《直指方》)。
妇人阴疮∶紫葳为末,用鲤鱼脑或胆调搽。(《摘玄方》)
耳卒聋闭∶凌霄叶。杵取自然汁,滴之。(《斗门方》)
女经不行∶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徐氏胎产方》)
【附录】骨路支(拾遗)。《藏器》曰∶味辛,平,无毒。主上气浮肿,水气呕逆,妇人崩中,余血症瘕,杀三虫。生昆仑国。苗似凌霄藤,根如青木香。越南亦有。一名飞藤。

营实、墙蘼

(音眉。《本经》上品)
【释名】蔷薇(《别录》)、山棘、刺花(《纲目》)。
时珍曰∶此草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墙蘼。其茎多棘刺勒人,牛喜食之,故有山棘、牛勒诸名。其子成簇而生,如营星然,故谓之营实。
【集解】《别录》曰∶营实生零陵川谷及蜀郡。八月、九月采,阴干。
弘景曰∶营实即蔷薇子也,以白花者为良。茎叶可煮作饮,其根亦可煮酿酒。
保升曰∶所在有之。蔓生,茎间多刺。其花有百叶,八出六出,或赤或白。子若杜棠子。
时珍曰∶蔷薇野生林堑间。春抽嫩蕻,小儿掐去皮刺食之。既长则成丛似蔓,而茎硬多刺。小叶尖薄有细齿。四、五月开花,四出,黄心,有白色、粉红二者。结子成簇,生青熟红。其核有白毛,如金樱子核,八月采之。根采无时。人家栽玩者,茎粗叶大,延长数丈。 花亦浓大,有白、黄、红、紫数色。花最大者名佛见笑,小者名木香,皆香艳可人,不入药用。南番有蔷薇露,云是此花之露水,香馥异常。
营实
【气味】酸,温,无毒。《别录》曰∶微寒。
【主治】痈疽恶疮,结肉跌筋,败疮热气,阴蚀不瘳,利关节(《本经》)。久服轻身益气
【附方】新一。
眼热昏暗∶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圣惠方》)

【气味】苦、涩,冷,无毒。
【主治】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金疮伤挞,生肉复肌(《别录》)。治热毒风,除邪气,止赤白痢,肠风泻血,通结血,治牙齿痛,小儿疳虫肚痛,痈疽疥癣(大明)。头疮白秃(甄权)。除风热湿热,缩小便,止消渴(时珍)。
【发明】时珍曰∶营实、蔷薇根,能入阳明经,除风热湿热,生肌杀虫,故痈疽疮癣古方常用,而泄痢、消渴、遗尿、好瞑,亦皆阳明病也。
【附方】旧七,新六。
消渴尿多∶蔷薇根一把,水煎,日服之。(《千金方》)
小便失禁∶蔷薇根煮汁饮,或为末酒服。野生白花者更良。(《圣惠方》)
少小尿床∶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外台秘要》)
小儿疳痢频数∶用生蔷薇根洗切,煎浓汁细饮,以愈为度。(《千金方》)
尸咽痛痒,语声不出∶蔷薇根皮、射干一两,甘草(炙)半两。每服二钱,水煎服之。 (《普
口舌糜烂∶蔷薇根,避风打去土,煮浓汁,温含冷吐。冬用根皮,夏用枝叶。口疮日久,延及胸中生疮,三年以上不瘥者,皆效。(《千金方》)
小儿月蚀∶蔷薇根四两,地榆二钱,为末。先以盐汤洗过,敷之。(《全幼心鉴》)
痈肿疖毒,溃烂疼痛∶用蔷薇皮更炙熨之。(《千金方》)
筋骨毒痛,因患杨梅疮服轻粉毒药成者∶野蔷薇根白皮(洗)三斤,水酒十斤,煮一炷香。每日任饮,以愈为度。《邓笔峰杂兴方》∶用刺蔷薇根三钱,五加皮、木瓜、当归、茯苓各二钱。以酒二盏,煎一盏,日服一次。
金疮肿痛∶蔷薇根烧灰。每白汤服方寸匕,一日三服。(《抱朴子》)
箭刺入肉,脓囊不出∶以蔷薇根末掺之,服鼠扑,十日即穿皮出也。(《外台秘要》)
骨哽不出∶蔷薇根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同上)

【主治】下疳疮。焙研,洗敷之。黄花者更良(《摄生方》)。

月季花

(《纲目》)
【释名】月月红(见下)、胜春、瘦客、斗雪红。
【集解】时珍曰∶处处人家多栽插之,亦蔷薇类也。青茎长蔓硬刺,叶小于蔷薇,而花深红,千叶浓瓣,逐月开放,不结子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活血,消肿,敷毒(时珍)。
【附方】新一。
瘰癧未破∶用月季花头二钱,沉香五钱,芫花(炒)三钱,碎锉,入大鲗鱼腹中,就以鱼肠封固,酒、水各一盏,煮熟食之,即愈。鱼须安粪水内游死者方效。此是家传方,活人多矣。

栝蒌

(《本经》中品)
【校正】并入《图经》天花粉。
【释名】果 (音裸)、栝蒌(《纲目》)、天瓜(《别录》)、黄瓜(《别录》)、地蒌(《本经》)、泽姑(《别
时珍曰∶ ,与 同。
许慎云∶木上曰果,地下曰 。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诗》云∶果 之实,亦施于宇,是矣。栝蒌,即果 二字音转也,亦作 KT ,后人又转为栝蒌,愈转愈失其真矣。 古者瓜姑同音,故有泽姑之名。齐人谓之天瓜,象形也。雷 《炮炙论》,以圆者为栝,长者为蒌,亦出牵强,但分雌雄可也。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苏颂《图经》重出天花粉,谬
【集解】《别录》曰∶栝蒌,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地。根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弘景曰∶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围者,服食亦用之。实入摩膏用。
恭曰∶出陕州者,白实最佳。
颂曰∶所在有之。三、四月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而窄,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壶卢花,浅黄色。结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其形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
时珍曰∶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月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作青气。炒干捣烂,水熬取油,可点灯。

【修治】 曰∶凡使皮子茎根,其效各别。其栝,圆黄皮浓蒂小;蒌则形长赤皮蒂粗。阴人服蒌,阳人服栝。并去壳皮革膜及油。用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用。
时珍曰∶栝蒌,古方全用,后世乃分子、瓤各用。
【气味】苦,寒,无毒。时珍曰∶味甘,不苦。
【主治】胸痹,悦泽人面(《别录》)。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时珍)。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大明)。
【发明】震亨曰∶栝蒌实治胸痹者,以其味甘性润。甘能补肺,润能降气。胸中有痰者,乃肺受火逼,失其降下之令。今得甘缓润下之助,则痰自降,宜其为治嗽之要药也。且又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为治消渴之神药。
时珍曰∶张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栝蒌实。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气,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成无己不知此意,乃云苦寒以泻热。盖不尝其味原不苦,而随文傅会尔。
【附方】旧十二,新二十八。
痰咳不止∶栝蒌仁一两,文蛤七分,为末,以姜汁澄浓脚,丸弹子大。噙之。(《摘玄方》)
干咳无痰∶熟栝蒌捣烂绞汁,入蜜等分,加白矾一钱,熬膏。频含咽汁。(杨起《简便方》)
咳嗽有痰∶熟栝蒌十个,明矾二两,捣和饼阴干,研末,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五、七十丸。(《医方摘要》)
痰喘气急∶ KT 二个,明矾一枣大。同烧存性,研末。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普济热咳不止∶用浓茶汤一钟,蜜一钟,大熟栝蒌一个去皮,将瓤入茶蜜汤洗去子,以碗盛,于饭上蒸,至饭熟取出。时时挑三四匙咽之。(《摘玄方》)
肺热痰咳,胸膈塞满∶用栝蒌仁、半夏(汤泡七次,焙研)各一两。姜汁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严用和《济生方》)
肺痿咳血不止∶用栝蒌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为末。每用一捻,以猪肺一片切薄,掺末入内炙熟,冷嚼咽之,日二服。(《圣济录》)
酒痰咳嗽,用此救肺∶栝蒌仁、青黛等分,研末,姜汁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丹溪心法》)
饮酒发热∶即上方研膏,日食数匙。一男子年二十病此,服之而愈。(《摘玄方》)
饮酒痰 ,两胁胀满,时复呕吐,腹中如水声∶栝蒌实(去壳,焙)一两,神曲(炒)半两,为小儿痰喘,咳嗽,膈热久不瘥∶瓜蒌实一枚(去子)。为末,以寒食面和作饼子,炙黄再研末。每服一钱,温水化下,日三服,效乃止。
妇人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者∶用栝蒌仁一两,青黛、香附(童尿浸晒)一两五钱,为末。蜜调,噙化之。(《丹溪心法》)
胸痹痰嗽,胸痛彻背,心腹痞满,气不得通,及治痰嗽∶大栝蒌去瓤,取子炒熟,和壳研末,面糊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三十丸,日二服。(《杜壬方》)

顶一下
(7)
63.6%
踩一下
(4)
36.4%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