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本草纲目》草部七

【简介】菟丝子 五味子 蓬 复盆子 悬钩子 蛇莓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蒌 王瓜 葛 黄环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 菝 土茯苓 白蔹 女萎 赭魁 鹅抱 伏鸡子根 千金藤 九仙子 山豆根 黄药子 解毒子 白药子 会州白药
菟丝子 五味子 蓬 复盆子 悬钩子 蛇莓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蒌 王瓜 葛 黄环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 菝 土茯苓 白蔹 女萎 赭魁 鹅抱 伏鸡子根 千金藤 九仙子 山豆根 黄药子 解毒子 白药子 会州白药 冲洞根 威灵仙 茜草 剪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钓藤 黄藤 白兔藿 白花藤 白英 萝 赤地利 紫葛 乌蔹莓 草 羊桃 络石 木莲 扶芳藤 常春藤 千岁 忍冬 甘藤 甜藤 含水藤 天仙藤 紫金藤 南藤 清风藤 百棱藤 省藤 紫藤 落雁木 风延母 藤黄 附录诸藤一十九种

菟丝子

(《本经》上品)
【释名】菟缕(《别录》)、菟累(《别录》)、菟芦(《本经》)、菟丘(《广雅》)、赤网 (《别录》)、玉女(《尔雅》)、唐蒙(《尔雅》)、火焰草(《纲目》)、野狐丝(《纲目》)、金
禹锡曰∶按《吕氏春秋》云∶或谓菟丝无根也。其根不属地,茯苓是也。《抱朴子》云∶ 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菟,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伏菟抽则菟丝死。又云∶ 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立能变化。则菟丝之名因此也。
弘景曰∶旧言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不必尔也。
颂曰∶《抱朴》所说今未见,岂别一类乎?孙炎释《尔雅》云∶唐也,蒙也,女萝也,菟 丝也,一物四名,而本草唐蒙为一名。《诗》云∶茑与女萝。毛苌云∶女萝,菟丝也。而本草菟丝无女萝之名,惟松萝一名女萝。岂二物皆是寄生同名,而本草脱漏乎?
震亨曰∶菟丝未尝与茯苓共类,女萝附松而生,不相关涉,皆承讹而言也。
时珍曰∶《毛诗》注女萝即菟丝。《吴普本草》菟丝一名松萝。陆佃言∶在木为女萝,在草为菟丝,二物殊别,皆由《尔雅》释《诗》误以为一物故也。张揖《广雅》云∶菟丘,菟 丝也。女萝,松萝也。陆玑《诗疏》言∶菟丝蔓草上,黄赤如金;松萝蔓松上,生枝正青,无杂蔓者,皆得之。详见木部松萝下。又菟丝茯苓说,见茯苓下。
【集解】《别录》曰∶菟丝子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九月采实,曝干。色黄而细者为赤网,色浅而大者为菟累。功用并同。
弘景曰∶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 、麻、蒿上。其实,仙经俗方并以为补药,须酒浸一宿用,宜丸不宜煮。
大明曰∶苗茎似黄丝,无根株,多附田中,草被缠死,或生一丛如席阔。开花结子不分明,子如碎黍米粒,八月、九月以前采之。
颂曰∶今近道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初如细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而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或云无根,假气而生,信然。
时珍曰∶按∶宁献王《庚辛玉册》云∶火焰草即菟丝子,阳草也,多生荒园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及长延草物,其根自断。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亦袭人。结实如秕豆而细,色黄,生于梗上尤佳,惟怀孟林中多有之,入药更良。

【修治】 曰∶凡使,勿用天碧草子,真相似,只是味酸涩并粘也。菟丝采得,去壳了,用苦酒浸二日。漉出,以黄精自然汁相对,浸一宿。至明,用微火煎至干。入臼中,烧热铁杵,一去三千余杵,成粉用之。
时珍曰∶凡用,以温水淘去沙泥,酒浸一宿,曝干捣之。不尽者,再浸曝捣,须臾悉细。 又法∶酒浸四五日,蒸曝四、五次,即刻成粉,且省力也。
【气味】辛、甘,平,无毒。
之才曰∶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 菌。
【主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本经》)。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中。久服去面 ,悦颜色(甄权)。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大明)。补肝脏风虚(好古)。
【发明】 曰∶菟丝子禀中和凝正阳气,一茎从树感枝而成,从中春上阳结实,故 偏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颂曰∶《抱朴子》仙方单服法∶取实一斗,酒一斗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乃止,捣筛。每酒服二钱,日二服。此药治腰膝去风,兼能明目。久服令人光泽,老变为少。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也。
【附方】旧六,新七。
消渴不止∶菟丝子煎汁,任意饮之,以止为度。(《事林广记》)
阳气虚损∶《简便方》∶用菟丝子、熟地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气虚,人参汤下;气逆沉香汤下。《经验后方》∶用菟丝子二两(酒浸十日,水淘)、杜仲(焙研蜜炙)一两。以薯蓣末酒煮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 白浊遗精∶茯菟丸∶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寐频 泄∶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和剂局方》)
小便淋沥∶菟丝子,煮汁饮。(《范汪方》)
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仲∶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 腰膝疼痛,或顽麻无力∶菟丝子(洗)一两,牛膝一两,同入银器内,酒浸过一寸,五日,曝干为末,将原酒煮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三、二十丸。 (《经验后方》)
肝伤目暗∶菟丝子三两。酒浸三日,曝干为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空 心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身面卒肿洪大∶用菟丝子一升。酒五升,渍二、三宿。每饮一升,日三服。不消再造。(《肘后方》)
妇人横生∶菟丝子末,酒服二钱。一加车前子等分。(《圣惠方》)
眉炼癣疮∶菟丝子炒研,油调敷之。(《山居四要》)
谷道赤痛∶菟丝子熬黄黑,为末,鸡子白和涂之。(《肘后方》)
痔如虫咬∶方同上。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研汁涂面,去面 (《本经》)。 碎煎汤,浴小儿,【附方】旧二,新一。
小儿头疮∶菟丝苗,煮汤频洗之。(《子母秘录》)
目中赤痛∶野狐浆草,捣汁点之。(《圣惠方》)
【附录】难火兰(《拾遗》)
藏器曰∶味酸,温,无毒。主冷气风痹,开胃下食,去腹胀。久服明目。生巴西胡国。 状似菟丝子而微长。

五味子

(《本经》上品)
【释名】 (《尔雅》,音
恭曰∶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本经》但云味酸,当以木为五行之先也。
【集解】《别录》曰∶五味子,生齐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实,阴干
弘景曰∶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药多膏润,烈日曝之,乃可捣筛。
恭曰∶蔓生木上。其叶似杏而大。子作房如落葵,大如 子。出蒲州及蓝田山中,今河 中府岁贡之。
保升曰∶蔓生。茎赤色,花黄、白,子生青熟紫,亦具五色。味甘者佳。
颂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杭越间亦有之。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莲花状。七月成实,丛生茎端,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入药生曝不去子。今有数种,大抵相近。雷 言∶小颗皮皱泡者,有白扑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皆全者,为真也。
时珍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亦可取根种之,当年就旺;若二月种子,次年乃旺,须以架引之。
【修治】 曰∶凡用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一宿,焙干用。
时珍曰∶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
【气味】酸,温,无毒。
好古曰∶味酸、微苦、咸。味浓气轻,阴中微阳,入手太阴血分、足少阴气分。
时珍曰∶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之才曰∶苁蓉为之使。恶葳蕤,胜乌头。
【主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本经》)。 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别录》)。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甄权)。 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 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大明)。 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好古)。
【发明】成无己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芍药、五味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杲曰∶收肺气,补气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则宜此与干姜同治之。又五味子收肺气,乃火热必用之药,故治嗽以之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骤用,恐闭其邪气,必先 发散而后用之乃良。有痰者,以半夏为佐;喘者,阿胶为佐,但分两少不同耳。
宗奭曰∶今华州以西至秦州多产之。方红熟时,彼人采得,蒸烂,研滤汁,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炼匀,待冷收器中。肺虚寒人,作汤时时饮之。作果可以寄远。《本经》言其性温,今食之多致虚热,小儿益甚。《药性论》谓其除热气,《日华子》谓其暖水脏、除烦热,后学至此多惑。今既用治肺虚寒,则更不取其除热之说。
震亨曰∶五味大能收肺气,宜其有补肾之功。收肺气,非除热乎?补肾,非暖水脏乎? 乃火热嗽必用之药。寇氏所谓食之多致虚热者,盖收补之骤也,何惑之有?又黄昏嗽乃火气浮 入肺中,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
思邈曰∶五、六月宜常服五味子汤,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其法∶ 以五味子一大合,木臼捣细,瓷瓶中,以百沸汤投之,入少蜜,封置火边良久,汤成任饮。
元素曰∶孙真人《千金月令》言∶五月常服五味,以补五脏之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 、人参、麦门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之。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也。盖五味子之酸,辅人参,能泻丙火而补庚金,收敛耗散之气。
好古曰∶张仲景八味丸,用此补肾,亦兼述类象形也。 机曰∶五味治喘嗽,须分南北。生津止渴,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者;风寒在肺,宜用南者。
慎微曰∶《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淮南公羡门子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
【附方】新一十一。 久咳肺胀∶五味二两,粟壳(白饧炒过)半两,为末,白饧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卫生家宝方》)
久咳不止∶丹溪方∶用五味子五钱,甘草一钱半,五倍子、风化硝各二钱,为末,干噙。
《摄生方》∶用五味子一两,真茶四钱。晒研为末。以甘草五钱煎膏,丸绿豆大。每服三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 汉阳库兵黄六病此,百药不效。于岳阳遇一道人传此,两服,病遂不发。(《普济方》)
阳事不起∶新五味子一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猪、鱼、蒜、醋。尽一剂,即得肾虚遗精∶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 去核。再以水洗核,取尽余味。通置砂锅中,布滤过,入好冬蜜二斤,炭火慢熬成膏,瓶收五日,出火性。每空心服一、二茶匙,百滚汤下。(刘松石《保寿堂方肾虚白浊,及两胁并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醋汤下三十丸。(《经验良方》)
五更肾泄∶凡人每至五更即溏泄一、二次,经年不止者,名曰肾泄,盖阴盛而然。脾恶湿,湿则濡而困,困则不能治水。水性下流,则肾水不足。用五味子以强肾水,养五脏;吴茱萸 以除脾湿,则泄自止矣∶五味(去梗)二两,茱萸(汤泡七次)五钱。同炒香,为末。每日陈米饮服二钱。(许叔微《本事方》)
女人阴冷∶五味子四两为末,以口中玉泉和丸兔矢大。频纳阴中,取效。(《近效方》)
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种子方》)
赤游风丹,渐渐肿大∶五味子焙研,热酒顿服一钱,自消,神效。(《保幼大全》)

(音累,《本经》上品)
【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复盆(《本经》)、陵 (《别录》)、阴 (《别录》)、寒莓(《会编》)、割田
时珍曰∶蓬 与复盆同类,故《本经》谓一名复盆。此种生于丘陵之间,藤叶繁衍,蓬 蓬累累,异于复盆,故曰蓬 、陵 ,即藤也。其实八月始熟,俚人名割田
【集解】《别录》曰∶蓬 ,生荆山平泽及冤句。
弘景曰∶蓬 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颜者也。复盆是实名。李当之云∶ 是人所食莓子。以津汁
恭曰∶复盆、蓬 ,乃一物异名,本谓实,非根也。李云莓子者,近之矣。然生处不同,沃地则子大而甘,瘠地则子细而酸。此乃子有酸味,根无酸味。陶以根酸子甘,列入果部,重出二条,殊为孟浪。
志曰∶蓬 乃复盆之苗茎,复盆乃蓬 之子也。按《切韵》∶莓音茂,其子复盆也。 者,藤也

顶一下
(7)
63.6%
踩一下
(4)
36.4%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