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十六(3)

【简介】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
伤寒杂病论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bsp; 白虎汤方
 
    六两 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言严)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阳明病,脉浮而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言严)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忄农),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棉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香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阳明病,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碎)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一两半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阳明病,胃中虚冷,不能食者,不可与水饮之,饮则必哕。
 
    阳明病,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衄。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忄农),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方见前)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升 甘草二两(炙) 三两(切) 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方见上)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涕,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汤;若不尿,腹满加

<<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