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本草纲目》草部三(6)

【简介】震亨曰∶调气用木香,其味辛,气能上升,如气郁不达者宜之。若阴火冲上者,则反助 火邪,当用黄柏、知母,而少以木香佐之。 好古曰∶本草云∶主气劣,气不足,补也;通壅气,导一切气,破也。安胎,健脾胃,补也;

震亨曰∶调气用木香,其味辛,气能上升,如气郁不达者宜之。若阴火冲上者,则反助 火邪,当用黄柏、知母,而少以木香佐之。
好古曰∶本草云∶主气劣,气不足,补也;通壅气,导一切气,破也。安胎,健脾胃,补也;除 癖症块,破也。其不同如此。洁古张氏 机曰∶与补药为佐则补,与泄药为君则泄也。
时珍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 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权曰∶《隋书》言∶樊子盖为武威太守,车驾入吐谷浑,子盖以彼多瘴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之邪。
颂曰∶《续传信方》着张仲景青木香丸,主阳衰诸不足。用昆仑青木香、六路诃子皮各二十两。捣筛,糖和丸梧桐子大。每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尤速。郑驸马去沙糖用白蜜,加羚羊角十二两。用药不类古方,而云仲景,不知何从而得也?
【附方】旧二,新一十八。 中气不省,闭目不语,如中风状。南木香为末,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痰盛者,加竹沥、姜汁。(《济生方》)
气胀懒食∶即青木香丸,见发明下。热者牛乳下,冷者酒下。(《圣惠方》)
心气刺痛∶青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汤服五十丸,甚效。 (《摄生方》)
内钓腹痛∶木香、乳香、没药各五分。水煎服之。(阮氏《小儿方》)
小肠疝气∶青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饮三次。(孙天仁《集效方》)
气滞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圣惠方》)
耳猝聋闭∶昆仑真青木香一两(切)。以苦酒浸一夜,入胡麻油一合,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绵滤去滓,日滴三、四次,以愈为度。(《外台秘要》)
耳内作痛∶木香末,以葱黄染鹅脂,蘸末深纳入耳中。(《圣济录》)
霍乱转筋腹痛。木香末一钱,木瓜汁一盏。入热酒调服。(《圣济总录》)
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妇人小儿。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二味用水半升同煎干,去黄连,薄切木香,焙干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汤下,二服陈米饮下,三服甘草汤下。此乃李景纯所传。有一妇人久痢将 死,梦中观音授此方,服之而愈也。(孙兆《秘宝方》)
香连丸方∶方见黄连下。 肠风下血∶木香、黄连等分为末,入肥猪大肠内,两头扎定,煮极烂,去药食肠。或连 药捣为丸服。(刘松石《保寿堂方》)
小便混浊如精状。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 棘心自然汁和丸梧子大,每食前盐汤下三十丸。(《小儿阴肿∶小儿阳明经风热湿气相搏,阴茎无故肿,或痛缩,宜宽此一经自愈。广木香、枳壳(麸炒)二钱半,炙甘草二钱。水煎服。(曾氏《小儿方》)
小儿天行壮热头痛。木香六分,白檀香三分,为末,清水和服。仍温水调涂囟顶上取瘥。(《圣惠方》)
天行发斑赤黑色。 青木香二两。水二升,煮一升服。(《外台秘要》)
一切痈疽∶疮疖、疳 恶疮、下疰 疮溃后,外伤风寒,恶汁臭败不敛,并主之。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频涂之,取效。(《和剂局方》)
恶蛇虺伤∶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水服,效不可述。(《袖珍方》)
腋臭阴湿∶凡腋下、阴下湿臭,或作疮。青木香以好醋浸,夹于腋下、阴下。为末敷之。 (《外台秘要》)
牙齿疼痛∶青木香末,入麝香少许,揩牙,盐汤漱之。(《圣济录》)
甘松香
(宋《开宝》)
【释名】苦弥哆(音扯)。
时珍曰∶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金光明经》谓之苦弥哆。
【集解】志曰∶《广志》云∶甘松出姑臧、凉州诸山,细叶,引蔓丛生,可合诸香及衣。
颂曰∶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之,作汤浴令人身香。

【气味】甘,温,无毒。好古曰∶平。
【主治】恶气,猝心腹痛满,下气(《开宝》)。黑皮 ,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藏器)。理元气,去气郁(好古)。脚气膝浮,煎汤淋洗(时珍)。
【发明】时珍曰∶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杜宝《拾遗录》云∶ 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更加别药,止渴兼补益最妙。一、沉香饮;二、丁香饮;三、檀 香饮;四、泽兰饮;五、甘松饮也。
【附方】新四。
劳瘵熏法∶甘松六两,玄参一斤。为末。每日焚之。(《奇效方》)
风疳虫牙,蚀肉至尽。 甘松、腻粉各二钱半,芦荟半两,猪肾一对(切,炙)。为末。夜漱口后贴之,有涎吐出。(《圣济总录》)
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为末。泡汤漱之。神效。(《经效济世方》)
面 风疮∶香附子、甘松各
山柰
(《纲目》)
【释名】山辣(《纲目》)、三柰。
时珍曰∶山柰俗讹为三柰,又讹为三赖,皆土音也。或云∶本名山辣,南人舌音呼山为三,呼辣如赖,故致谬误。其说甚通。
【集解】时珍曰∶山柰生广中,人家栽之。根叶皆如生姜,作樟木香气。土人食其根如食姜,切断曝干,则皮赤黄色,肉白色。古之所谓廉姜,恐其类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柰只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似蒜,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取花压油,涂身去风气。按此说颇似山柰,故附之。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入合诸香用(时珍)。
【附方】新六。
一切牙痛∶三柰子一钱(面包煨熟),入麝香二字。为末。随左右 一字入鼻内,口含温水漱去,神效。名海上一字散。(《普济方》)
风虫牙痛∶《仁存方》∶用山柰为末,铺纸上卷作筒,烧灯吹灭,乘热和药吹入鼻内,痛即止。《摄生方》∶用肥皂一个(去穣),入山柰、甘松各三分,花椒、食盐不拘多少,填满,面包 红,取研,日用擦牙漱去。 面上雀斑∶三柰子、鹰粪、密陀僧、蓖麻子等分,研匀,以乳汁调之,夜涂旦洗去。 醒头去屑∶三柰、甘松香、零陵香一钱,樟脑二分,滑石半两。为末。夜擦旦篦去。(《水云录》)
心腹冷痛∶三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集简方》)
廉姜
(《拾遗》)
【释名】姜汇(《纲目》)、蔟 (音族绥)。
【集解】弘景曰∶杜若苗似廉姜。
藏器曰∶廉姜似姜,生岭南、剑南,人多食之。
时珍曰∶按《异物志》云∶生沙石中,似姜,大如螺,气猛近于臭。南人以为齑。其法削皮,以黑梅及盐汁渍之,乃成也。又郑樵云∶廉姜似山姜而根大。
【气味】辛,热,无毒。
【主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藏器)。温中下气,消食益智(时珍)。
杜若
(《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图经》外类山姜。
【释名】杜衡(《本经》)、杜莲(《别录》)
子姜( 音爪。《药性论》)、颂曰∶此草一名杜衡,而草部中品自有杜衡条,即《尔雅》所谓土卤者也。杜若,即《广雅》所谓楚衡者也。其类自别,古人多相杂引用。故《九歌》云∶采芳洲兮杜若。《离骚》 云∶杂杜衡与芳芷。王逸辈皆不分别,但云香草,故二名相混。古方或用,今人罕使,故少有识者。
【集解】《别录》曰∶杜若,生武陵川泽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叶似姜而有纹理,根似高良姜而细,味辛香。又绝似旋复根,殆 欲相乱,叶小异尔。《楚辞》云∶山中人兮芳杜若,是矣。

顶一下
(6)
60%
踩一下
(4)
4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