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知识_ee99中医养生网

我爱养生网_中医养生知识_中医养生网_ee99养生网

风池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风池穴功效,风池穴图片

【简介】风池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风池穴功效,风池穴图片,相关主治疾病,取穴技巧,配伍穴位等。
风池穴位置图

风池穴的准确位置图

风池穴所属经络

胆经

风池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池归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之所会,阳跷脉之所入。具有平肝息风、疏风解表、清头明目、通利官窍之功效,是治疗风证之要穴,头部疾病之常用穴,临床以泻法为常用。

 

《灵枢•热病》篇云:“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 故名风池。”这个穴位能够治疗头痛、眩晕、热病汗不出、疟、中风不语、癭气、颈项强痛、目不明、目赤痛、眼目生花、耳病、鼻鼽、痉挛等疾病。

 

(1)风池是治疗眼疾的要穴。足少阳经脉起于目外眦,足少阳经别系目系,足少阳经筋结于目外眦,故用胆经的穴位可治疗眼疾。《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粘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风池穴居于项中,为通达脑、目脉络之重要腧穴,因此风池穴是治疗眼疾特别重要的穴位,不但对常见眼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顽同性眼疾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如对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视网膜炎、上眼睑下垂等重症顽疾是必不可少的穴位。

 

(2)风池是治疗外感疾病之要穴。本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会,阳维脉维络诸阳经而主表,阳维为病苦寒热。应于肺,多与风邪有关,本穴是祛风之特要穴,有疏风解表的作州,风邪袭人,上先受之,颇顶之上,惟风可到因此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感冒、咳嗽等症甚效,是这些疾病治疗的主穴。

 

(3)风池常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学中的头痛、眩晕等范畴,针刺本穴对轻、中型原发性岛血压有良好的疗效:通过西医学研究发现,针刺风池可改善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使由兴奋转为抑制,从而通过神经休液调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侦周围小动脉口径扩张,使其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

 

(4)风池是治疗风邪所致疾病之要穴。本穴是祛风要穴之一,无论外感风邪,还是内动肝风,皆可治疗,风为西病之长,可夹湿、夹热、夹寒、夹痰袭于人体各部,发为相关疾病。如外风所致的头项强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皮肤病等,内风所致的头痛、眩晕、中风,皆为该穴的布效适应症。总之,风池既可用于外风引起的病症,也可用于内风引起的病症,这是风池最主要的作用。

 

(5)风池其他方面的治疗作用。本穴还可用于鼻塞、鼻衄、鼻渊、各种脑病、癫痫、失眠、皮肤病、颈椎病、痉挛性疾病等,风池作用广泛,其功效主治难以尽述,临床以疏散外风,平息内风为用。

风池穴主治

感冒  头痛  头晕  中风  颈项强痛  迎风流泪  耳鸣耳聋

(1)外风病:感冒,热病,口眼歪斜,皮肤病。

(2)内风病:眩晕,中风,头痛,癫狂痫。

(3)五官疾病:耳鸣,耳聋,眼疾(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流泪、青光眼),面痉挛,鼻病(过敏性鼻炎、莴窦炎、鼻衄),咽喉肿痛。

(4)颈项部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

(5)其他:如高血压,腰腿痛,各种脑病,失眠,癔症、疟疾等多种杂症。

风池穴穴性

平肝息风,祛风解表,清头明目,通利官窍(根据其穴性,本穴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感冒、偏头痛、头晕、脑血管意外、癫痫、耳鸣、耳聋、眼疾、鼻疾及颈椎病等)。

风池穴顾名思义

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这里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的意思是指有经气血在此穴位化为阳热风气。

风池穴相关疾病

感冒二偏头痛、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耳聋、咽喉疾患、腰痛、局血压等。

风池穴位置

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与耳垂齐平。

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斜刺0.51.2寸,或平刺透风府,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可灸,但较少用之。

风池穴取穴

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风池穴疗法

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揉按穴 位,有酸、胀、痛的感觉,重按时鼻腔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各揉按1 次,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揉 按1~3分钟。

治疗功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

风池穴配伍

目痛不能视丨配伍穴位:上星穴、脑户穴、风府穴、风池穴 

疾病概述:目痛,一般日间痛属阳痛;夜间痛属阴痛。痛而烦闷为气实;痛而恶寒为气虚。 隐隐作痛,时作时止,为阴虚火动;痛如针刺,持续无间,为火邪有余。痛而干涩不适,为津液耗损或水亏血虚;赤痛而多分泌物,眵泪胶黏,为风热壅盛。

按摩顺序与技法:依次轻轻颤动头部的上星穴、脑户穴和风府穴各2分钟,然后停留在风池 上按摩3分钟即可。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中风丨配伍穴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太冲穴

偏头痛丨配伍穴位:丝竹空穴、太阳穴、风池穴

 

(1)风池配大徘、颈夹脊治疗颈项强痛。

(2)风池配睛明、光明、太阳治疗眼疾。

(3)风池配听会、翳风治疗耳鸣、耳聋。

(4)风池配百会、太冲、曲池治疗眩晕、头痛。

(5)风池配曲池、合谷、血海治疗荨麻疹。

(6)风池配阳陵泉、后溪治疗腰腿疼。

(7)风池配曲池、后溪治疗肩周炎、上肢关节疼痛。

(8)风池配合谷、太冲治疗全身疼痛。

(9)风池配委中、承山治疗胸椎、腰椎和骶椎增生所致的疼痛。

(10)风池配大椎、合谷、曲池治疗感冒发热。

(11)风池配神门、丰隆、太冲治疗痫病。

(12)风池配阳白、颧髎、颊车、合谷、地仓、牵正治疗口眼歪斜。

(13)风池配太冲、复溜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

(14)风池配半隆、阴陵泉治疗痰浊上扰之头痛。

风池穴宜忌

风池深部中间为延髓,故操作时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针尖微向下,针刺深度应视病人的胖瘦而定,一般不超过1.2寸,向鼻尖方向斜刺0.5~1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风池穴偏方

风池穴古藉摘要

(1)《针灸甲乙经》:颈痛,项不得顾,多哆,鼻鼽衄,目内眦赤痛,风池主之;诸瘿,灸风池百壮。

(2)《外台秘要》:千金疗疟灸法,灸风池二穴各三壮;寒热癫疾僵仆,温热病汗不出,头眩痛。

(3)《针灸大成》卷七:主洒淅寒热,伤寒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痃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目泪出,欠气多,鼻鼽衄,目内眦赤痛,气发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伛偻引经筋无力不收,大风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癭气。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洒淅寒热,目眩,苦头痛,痃疟,目泪出,欠气多,气发耳塞目不明,腰佝偻引项筋无力不收。

(5)《类经图翼》卷八:中风不语,牙关紧闭,汤水不能入口。

(6)《医宗金鉴》卷八十五:肺受风寒,偏正头痛。

(7)《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8)《玉龙歌》: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9)《备急千金要方》:主喉咽偻引项挛不收。

(10)《席弘赋》: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11)《胜玉歌》:头风头痛灸风池。

(12)《杂病十一穴歌》: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

(13)《医学入门•治病要穴》:风池,主肺中风,偏头风。

(14)《玉龙赋》: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

风池穴同经络穴位

侠溪穴 阳交穴 外丘穴 光明穴 颌厌穴 瞳子髎穴 听会穴 上关穴 悬颅穴 悬厘穴 曲鬓穴 率谷穴 天冲穴 浮白穴 头窍阴穴 完骨穴 本神穴 阳白穴 头临泣穴 目窗穴 正营穴 承灵穴 脑空穴 肩井穴 渊液穴 辄筋穴 日月穴 京门穴 带脉穴 五枢穴 维道穴 居髎穴 环跳穴 风市穴 中渎穴 膝阳关穴 阳陵泉穴 阳辅穴 足窍阴穴 悬钟穴 丘墟穴 足临泣穴 地五会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